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台观》
《云台观》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缘崖涉涧上云台,古观稀逢车马来。

翠柏径深长蔽日,玉鱼池浅仅胜杯。

取桃人去无遗迹,锁药炉存绝旧灰。

唯仰天师凛然像,祗愁双剑起风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台观的幽静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缘崖涉涧上云台,古观稀逢车马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云台观的地理位置,远离尘嚣,隐匿于山崖与溪流之间,古朴的道观鲜少有人来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

颔联“翠柏径深长蔽日,玉鱼池浅仅胜杯”进一步描绘了云台观的自然环境。翠绿的柏树覆盖着深邃的小径,遮挡了阳光,给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感觉。而玉鱼池虽浅,却能映照出周围景物的倒影,如同小小的镜子,增添了道观的神秘与雅致。

颈联“取桃人去无遗迹,锁药炉存绝旧灰”则转向对云台观历史的追忆。传说中,取桃人曾在此留下足迹,但如今已无从寻觅,只有那存放药材的炉子还静静地立在那里,炉灰早已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尾联“唯仰天师凛然像,祗愁双剑起风雷”表达了诗人对云台观中天师塑像的敬畏之情。天师的形象庄严而威严,仿佛随时准备拔剑御敌,保护这片圣地不受侵扰。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对古代道家文化的崇敬,也暗示了云台观在历史上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所承载的守护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云台观的自然景观、历史痕迹以及文化内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春游曲

春来春骤好,春游须及早。

招邀南国姝,追逐东郊道。

合尊围绮树,调弦藉芳草。

人生非取乐,空令少年老。

(0)

顾东江先生遗善堂诗·其七

堂置诗书,庭陈金石。鸣鹤相喧,芳兰如积。

入里修容,过闾竦迹。矧尔子孙,孝思无斁。

(0)

沿溪见白蘋盛开

江深木落见蘋花,千涧秋容尔自佳。

不随秾李分春事,要接寒梅成岁华。

(0)

天台杂诗四首·其一

一夜雨声吹不断,国清寺前溪水鸣。

欲过天台拾瑶草,秋风无限石梁情。

(0)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

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

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

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

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

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

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

(0)

朱荡南太守遣杯茗过雁山奉酬

荡南杯榼走重盘,正我看云初出关。

车马忽传青鸟信,风烟一伫白龙山。

闻知湖口舟长借,每到花时钓末还。

万事忘机犹汨没,羡君安稳弄潺湲。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