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力田冒风雨,缉箨为台笠。

寒蓑相与用,阴野低迷入。

足屦固易濡,鬓葆何尝湿。

斯须未可去,赫日资乃急。

(0)
注释
力田:努力耕田。
冒:冒着。
风雨:风雨天气。
缉箨:编织竹叶。
为:制作成。
台笠:斗笠。
寒蓑:寒冷的蓑衣。
相与:一起。
阴野:阴暗的田野。
低迷:低矮行走。
足屦:脚下的鞋子。
固:总是。
易濡:容易湿。
鬓葆:头发。
斯须:短时间内。
未可:还不能。
赫日:炽热的太阳。
资:需要。
乃:急切地。
翻译
冒着风雨努力耕田,编竹片做斗笠戴。
寒冷的蓑衣一起使用,在阴暗的田野中低矮行走。
脚下的鞋子总是容易湿,但头发却从未沾湿。
短时间内还不能离开,炽热的太阳需要遮挡急切地需要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诗中描绘了农人辛勤劳作的情景。"力田冒风雨"展现了农夫在风雨中坚持耕作的坚韧精神,"缉箨为台笠"则细致地刻画了他们就地取材,用竹叶编织斗笠以遮挡风雨的智慧。"寒蓑相与用,阴野低迷入"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穿着蓑衣,深入田野劳作的场景。

诗人通过对比"足屦固易濡,鬓葆何尝湿",赞美了农人虽然脚下的鞋袜常被雨水打湿,但他们的头发和衣物却保持干燥,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专注。最后两句"斯须未可去,赫日资乃急"表达了农人在恶劣天气中仍坚守岗位,期待雨过天晴后能尽快利用好晴朗的日子继续劳作。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生动,既赞美了农人的辛勤,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秋日

江上秋风吹布袍,满林败叶暮萧骚。

云沈雁信人千里,雨荅蛩声客二毛。

汗马功名知命薄,蠹鱼文字漫心劳。

十年辛苦成何事,赢得一贫声价高。

(0)

三月十三日夜宿淦西山绝顶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0)

啸轩

开轩出平湖,四望惟青天。

啸声静中起,万象俱回旋。

云霞未改色,水波为之先。

白日每少光,长风亦萧然。

沈吟阮公咏,兴怀广武边。

寂寞千载后,慷慨千载前。

斯人竟何人,托志在空言。

(0)

雨中花.风情

料峭东风吹细雨。作使得、春愁无主。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0)

满江红.王栩缘、陆廉夫二丈画小孤山双箑

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

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

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兴亡系,蛟龙蛰。

沧桑感,英雄息。共金焦两点,鼎分峙立。

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

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

(0)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四.曲槛观樱

三月樱花时,仙京盛裙屐。

曲槛忽逢春,似作海东客。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