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离立尽彭聃,底事乘风下郁蓝。
四皓衣冠犹减一,八公环佩仅馀三。
移来不借匡庐顶,飞去重寻雁宕南。
潦倒青莲头渐白,乍因奇绝驻征骖。
苍然离立尽彭聃,底事乘风下郁蓝。
四皓衣冠犹减一,八公环佩仅馀三。
移来不借匡庐顶,飞去重寻雁宕南。
潦倒青莲头渐白,乍因奇绝驻征骖。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游览白岳山时对五老峰的独特感受。诗人以苍茫的景象开篇,将五老峰与古代贤者彭聃相提并论,暗示峰峦之高峻与历史的深远。接着,通过“底事乘风下郁蓝”一句,巧妙地将五老峰与深蓝色的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四皓衣冠犹减一,八公环佩仅馀三”两句,运用典故,将五老峰上的石像与古代的四位隐士(四皓)和八位仙人(八公)相联系,既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话色彩。这里“减一”、“仅馀三”则暗含着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移来不借匡庐顶,飞去重寻雁宕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五老峰的独立与自由,仿佛它不受任何束缚,可以自由地在天地间移动,既展现了山峰的灵动,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最后,“潦倒青莲头渐白,乍因奇绝驻征骖”两句,以“青莲”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虽年华已逝,但面对如此奇绝的景色,仍能暂时忘却岁月的沧桑,驻足欣赏。这里的“潦倒”并非指颓废,而是指岁月的痕迹,而“驻征骖”则意味着在美景面前,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老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由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百花洲上姑苏台,吴王宴时花正开。
半空画烛西子醉,三更铁甲东门来。
吴波渺渺吴山簇,不见娇嚬倚阑曲。
丹枫落月怨啼乌,碧草东风惊走鹿。
阖闾丘墓相连处,应恨夫差迷不悟。
断指千年血未乾,游魂夜哭台前路。
杰阁开灵境,瑶坛接太空。
层甍青嶂里,飞槛白云中。
海上蓬莱岛,人间太乙宫。
六鳌峰逶逦,五虎势巃嵷。
渐与尘寰隔,还于帝座通。
天都低日月,地轴隘华嵩。
远眺龙台古,回看雉堞雄。
阶生瑶草绿,炉伏大丹红。
妙诀传金母,高幡捧玉童。
骖鸾逢子晋,骑鹿揖韩终。
自识玄关妙,因知道教崇。
九仙遗迹在,何必访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