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块竟何之,云雨巫山梦转疑。
伏日纵然先割肉,恢谐归去欲遗谁。
茫茫大块竟何之,云雨巫山梦转疑。
伏日纵然先割肉,恢谐归去欲遗谁。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悼内(其四)》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悲痛。首句“茫茫大块竟何之”以天地之广阔反衬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流露出对逝者的迷茫与哀思。次句“云雨巫山梦转疑”,借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暗示夫妻间的恩爱如同梦境般虚幻,如今只剩下无尽的疑惑和追忆。第三句“伏日纵然先割肉”,比喻在极度痛苦中愿意舍弃一切,这里的“伏日”可能暗指酷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煎熬。最后一句“恢谐归去欲遗谁”,表达了诗人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无所寄托,那份诙谐欢笑已无人分享,只剩下了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生活的无常与无奈。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