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风雨不禁寒,红尽枝头绿已团。
谁遣佳人伴岑寂,初酣卯酒脸匀丹。
春愁风雨不禁寒,红尽枝头绿已团。
谁遣佳人伴岑寂,初酣卯酒脸匀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刘上舍以诗送牡丹并酒和之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特有的意绪与情感。开篇“春愁风雨不禁寒”,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春日里的风雨似乎带来了更多的寒冷,也象征着内心的忧郁和不安。紧接着,“红尽枝头绿已团”则描绘了一幅春色渐退、花开花落的景象,红色的花朵凋零之后,新生的绿意已经在枝头萌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下片“谁遣佳人伴岑寂,初酣卯酒脸匀丹”,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这里的“佳人”指的是美丽或可爱的人,但在这首诗中却显得格外孤单和寂寞。岑寂,形容环境的安静与冷清,而“初酣卯酒脸匀丹”,则写出了诗人饮酒以解愁绪,但酒意刚起,却也只是让脸颊微红,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摹,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淡雅而又不失深情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是宋代文学中常见的情调,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情。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