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爵后,夜填词。春蚕心冷未成丝。
一点灵犀依旧䜤。量珠梦。窄窄春檠谁与共。
三爵后,夜填词。春蚕心冷未成丝。
一点灵犀依旧䜤。量珠梦。窄窄春檠谁与共。
这首《南乡子》(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严既澄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三爵后,夜填词”,开篇即以饮酒后的夜晚创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夜独坐、思绪万千的情境。这里的“三爵”指的是饮酒三杯,古人常以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此处暗示诗人借酒助兴,沉浸在创作之中。
“春蚕心冷未成丝”一句,运用了春蚕吐丝的典故,将诗人的心境比作春蚕,但“心冷”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即使身处创作状态,却难以将情感化为文字,如同春蚕虽努力吐丝,却未能完成作品。
“一点灵犀依旧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灵犀,比喻心灵相通,这里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与外界的隔阂。尽管有灵犀在,但情感的交流仍显得困难重重,仿佛在寂静的夜晚,只有心灵的微光在闪烁,却难以与他人共享这份深邃的思考。
“量珠梦”一句,借用珍珠的珍贵与梦的虚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珍珠象征着美好与价值,而梦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但在现实中,这些美好往往难以实现,只能成为梦中的幻想。
“窄窄春檠谁与共”则以春灯(檠)的狭窄与孤独,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创作时的困境与寂寞。春灯象征着短暂而脆弱的光明,与之相伴的只有诗人的身影,无人能理解或分享这份孤独与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南乡子》(其三)通过对深夜创作情境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创作与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孤独与共鸣的深刻思考。
故里春深矣。便轻抛、金焦北固,涉江来此。
一棹涟漪浑不定,朝雾轻笼谷水。
有白露、双双飞起。
只道先生归去也,笑天涯、依旧风尘耳。
番舶远,碧空里。镫边试纪尚书事。
数当时、庞眉老友,几场浓醉。
树木平泉无恙在,珍重缣零纸碎。
何处问、兰亭萧寺。
子弟乌衣勤守缺,动无端、怀古苍茫意。
禁不得,感时泪。
倚云栽,琼蕤坠粉,明霞艳成绮。锦娇天醉。
偏煖霭辉迟,嫣破凝睇。
炫空浴日交珠佩,倾城人第几。
正隔箔、恼春如火,香台沈梦里。
玉娥为谁斗新妆,狂蜂眼,错认胡天胡帝。
窗外见,浑不似、旧红千子。
轻阴乞、紫丝步障,颠倒任、东风桃并李。
但祗恐、韶光归海,蛮愁萦绛蕊。
吴市吹箫,更隐芦中,士殆穷乎。
看边城抒笑,君为越石,长门卖赋,我愧相如。
易水萧萧,胡尘扰扰,憔悴归来薄笨车。
重携手,谢平原十日,快慰羁孤。僧房馔供伊蒲。
有皛饭清尊仿大苏。
笑铜琶铁板,半生词赋,高楼明月,卅载江湖。
莺燕当筵,鸳鸯按谱,七尺珊瑚击碎无。
拚一醉,话江南烟水,漫赋归欤。
云门老去蕲春死,文星后先惊陨。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大梦而今偏醒。凄凉暮景。
祗万里江山,空余高咏。
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江汉英灵未泯。
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千秋论定。
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