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亚汀洲,为花岂自由。
群摇今夕雨,不异去年秋。
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
吟看惊隙影,荣落肯淹留。
采采亚汀洲,为花岂自由。
群摇今夕雨,不异去年秋。
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
吟看惊隙影,荣落肯淹留。
此诗《芦花》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芦花在水边洲渚上的生长景象,以及其随风摇曳、与鹭鸟共舞的自然之美。
首句“采采亚汀洲”,以“采采”形容芦花之繁茂,置于“亚汀洲”之上,营造出一幅芦花盛开于水边洲渚的画面,展现出芦花生长的环境特点。
“为花岂自由”,一句转折,似乎在问芦花是否真的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长状态,引人思考芦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其生命状态的被动性。
接下来的“群摇今夕雨,不异去年秋”,通过对比今夕与去年的雨景,强调了芦花在风雨中的坚韧与不变,表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
“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两句,将视角转向芦花周围的生物——鹭鸟,描绘了鹭鸟在青叶间藏身,与芦花共舞的和谐画面,同时以“凌波颤白头”形象地表现了芦花在水中摇曳的姿态,赋予了芦花以生命感。
最后,“吟看惊隙影,荣落肯淹留”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芦花生长过程的感慨。一方面,芦花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其姿态,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另一方面,诗人也反思了生命中的荣枯更替,提出“荣落肯淹留”的疑问,暗示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芦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