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老去蕲春死,文星后先惊陨。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大梦而今偏醒。凄凉暮景。
祗万里江山,空余高咏。
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江汉英灵未泯。
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千秋论定。
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
云门老去蕲春死,文星后先惊陨。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大梦而今偏醒。凄凉暮景。
祗万里江山,空余高咏。
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江汉英灵未泯。
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千秋论定。
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
这首挽歌《台城路·挽季刚先生》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哀悼逝者季刚先生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季刚先生逝世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才华与贡献的缅怀。
“云门老去蕲春死”,开篇即以“云门”与“蕲春”两个地点,象征季刚先生的生平与最终归宿,暗含其一生的足迹与成就。接着,“文星后先惊陨”一句,将季刚先生比作文坛上的明星,其去世令文坛为之震动,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惋惜之情。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赞美季刚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与深远影响,其声名流传百年,如同回响不绝的音韵。接下来,“大梦而今偏醒”则寓言季刚先生的离世,仿佛是人生的大梦突然醒来,令人感到悲痛与无奈。
“凄凉暮景”描绘出季刚先生去世后,留给世界的只有他生前的高洁诗篇与无尽的怀念。“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与具体场景的描写,寄托了对季刚先生的深深思念与哀悼。
“江汉英灵未泯,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赞扬了季刚先生对后世的影响,他的精神与才华如同江汉之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人才,继承了屈原、贾谊等伟大诗人的传统。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则提到季刚先生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传承了古代学者的高尚品德与学术精神,其教诲如同芳香之气,熏陶着后来者。
最后,“千秋论定。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表达了对季刚先生一生功绩的肯定与对天才命运多舛的感慨。此句中的“曲高难和郢”源自楚辞,比喻高深的艺术或思想难以被普通人理解或接受,暗示了季刚先生的才华虽高,却可能因时代局限而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同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表达了对季刚先生的敬仰与怀念,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
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
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
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
庭前有丹桂,绿叶发华光。
一任春风吹,不共桃李狂。
桃李先秋雕,丹桂乃含芳。
草木有本性,亦期耐久长。
忆昔游梁溪,时登君子堂。
见君心欢悦,别君心徬徨。
同心而离居,落月梦屋梁。
古人车笠盟,斯道今已亡。
愿言持赠君,永矢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