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去梁溪五年矣,甲申冬有事重游,追思往昔,不禁感慨系之,为赋游仙诗三章·其一》
《余去梁溪五年矣,甲申冬有事重游,追思往昔,不禁感慨系之,为赋游仙诗三章·其一》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

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

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

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回忆与感慨,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仙踪的追寻。首联“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以天台山为背景,暗喻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借用了刘阮遇仙的典故,表达了对仙踪的追寻之情。颔联“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寻的主题,楼阁旧迹犹在,但仙踪却难寻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颈联“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朱草、灵药、丹砂都是古代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象征,但诗人自知无法得到,只能徒增遗憾。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冲突。

尾联“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的一场梦般美好的游历成为了过去,心中仅存的是对那段经历的怀念与感慨。通过“兰絮”这一意象,诗人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仙踪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游春

满路香尘起,寻春思欲迷。

树晴莺出谷,溪暖燕衔泥。

玉勒嘶芳草,青楼瞰大堤。

风光无限好,都在画桥西。

(0)

醉中·其一

玉液流春畅白鸥,醉时不觉有离愁。

轩昂两袖乾坤窄,疑是阴阳之外游。

(0)

刘润之馆于忘忧门下作述怀诗有弟子二三同会食谁曾开口问先生之句余感而和之

从来重士还相重,到底轻人却自轻。

醴废翻然便归去,至今高尚穆先生。

(0)

和王君玉韵

王孙蒙馈饭,灵辄未扶轮。

自笑孤穷客,谁怜衰病身。

黄沙万馀里,白发一孀亲。

肠断山城月,徘徊照远人。

(0)

和周公明兼柬李子晦

闻君何从得拱璧,神功雕琢无难色。

如此奇材自不多,况复芳年何可及。

事业云霄应有时,学问渊源岂无极。

论交每恨识君迟,下笔还能愈吾疾。

自从患眼亲旧疏,空阶落叶无行迹。

相知谁似李先生,精神玉立仙中客。

轩昂自是离鸡群,肮脏何惭倚门侧。

每从东阡望南陌,十日不见苦愁绝。

陇头春色入梅梢,俯仰流光长叹息。

王粲登楼不自聊,季子多金又何益。

相逢各赋去来篇,官家已见颁新历。

(0)

题萧质所藏终南雪霁图

玉龙衔烛晴光吐,怪底空檐响残雨。

南山一夜服还丹,沧浪之水总如故。

公子昨朝愁出户,锦袍围春醉歌舞。

赤脚老樵拾断薪,画史何由得深趣。

早梅回煖动精神,冻雀翻丛动毛羽。

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泥滑迢迢江上路,行客茅檐不少住。

世间捷径渺何许,已有扁舟候江浒。

隔浦长桥似灞陵,何如著我骑驴去。

黑貂拥醉诗思多,明日归来为君赋。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