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逐水著渔樵,策杖褰衣屡蓦桥。
鸟坐春池双影近,人呼幽谷两声遥。
祥烟五色飞仙电,瑞草千丛间药苗。
河畔曲肱而取饮,嫌烦且弃树中瓢。
青溪逐水著渔樵,策杖褰衣屡蓦桥。
鸟坐春池双影近,人呼幽谷两声遥。
祥烟五色飞仙电,瑞草千丛间药苗。
河畔曲肱而取饮,嫌烦且弃树中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青溪边的悠闲生活。"逐水著渔樵,策杖褰衣屡蓦桥"表明隐士随着溪水而行,手持渔樵(捕鱼的工具),不时穿过小桥,显示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鸟坐春池双影近,人呼幽谷两声遥"则是说隐士所在之地,连鸟儿都能与他的身影亲近,而远方的人声也只能隐约传来,突显了他选择的深山幽谷生活。
接下来的"祥烟五色飞仙电,瑞草千丛间药苗"描绘了一幅祥瑞之气缭绕于此地,五彩云烟如同神仙降临,周围生长着许多珍贵的草本药材,这里不仅自然景观美丽,而且充满了神秘与生命力。
最后两句"河畔曲肱而取饮,嫌烦且弃树中瓢"则表明隐士甚至连喝水都选择最为自然、随性的方式,不愿意使用复杂的工具(如树中所挂的瓢),即便是简单的行径,也透露出他对简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生活状态,以及对精神宁静、物质简单的渴望。
郢客高歌,犹未亲、阳春一曲。
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
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邯郸玉。
料锦囊、随客泛东溪,凌波绿。
难独唱,篱边菊。
谁与咏,阶前竹。
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
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去无足。
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
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
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
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
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
八极浮游气为驭。
看朝餐沆瀣,暮饮醒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
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
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