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晦清晓,密雨散回风。
修然有嘉思,盥栉临青铜。
扫地静如眼,妙香散浮空。
黄葵丽不骄,幽菊静有容。
无车惊门雀,幽巷连蒿蓬。
老知饮无益,静觉书有功。
晚木多美实,凉风惊候虫。
问津竟何效,真愧圃与农。
秋云晦清晓,密雨散回风。
修然有嘉思,盥栉临青铜。
扫地静如眼,妙香散浮空。
黄葵丽不骄,幽菊静有容。
无车惊门雀,幽巷连蒿蓬。
老知饮无益,静觉书有功。
晚木多美实,凉风惊候虫。
问津竟何效,真愧圃与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淡雅的秋日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哲思。
“秋云晦清晓,密雨散回风。”开篇即以秋云和密雨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秋云不明不暗,恰到好处地笼罩了一切,而密雨则是那样的细腻,仿佛带着秋天特有的忧郁。
“修然有嘉思,盥栉临青铜。”诗人心中萌生出美好的思考,与古代器物相伴,这些器物似乎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芒。
“扫地静如眼,妙香散浮空。”这两句描写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清净与宁静。扫地不仅是身体上的劳作,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修行;而那妙不可言的香气,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黄葵丽不骄,幽菊静有容。”这里写的是两种植物,一种是不张扬的黄葵,它们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美丽;而另一种是低调的幽菊,它们在静谧中展现出自然的风姿。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品格和修养的追求。
“无车惊门雀,幽巷连蒿蓬。”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嚣。门前不再有车马喧哗打扰,而是偶尔飞过的鸟儿;而那些小道和荒僻之地,也只有杂草丛生,显得异常幽深。
“老知饮无益,静觉书有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看法。年迈之后,对于饮食的享乐已经不再有所追求,而是更加珍视那份来自阅读带来的内心满足和成长。
“晚木多美实,凉风惊候虫。”秋天的树木依旧保持着它们的坚韧与美丽,而那凉爽的秋风,却会偶尔惊扰那些躲藏在树叶间的小虫子,显示出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对比。
“问津竟何效,真愧圃与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和自责。面对那条河流(津),诗人质疑自己的生活是否有所成就,而对于那些辛勤耕作于田间的农夫,则感到由衷的敬意和愧疚。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秋天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自我生命态度的探索。
幽寺傍□□□□,□□昂藏顶翠螺。
县尹候迎车暂□,田氓观□□□□。
潭间水黑应龙卧,松表风清独鹤过。
□□□□□□我,萧斋倚柱祗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