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停青雀棹,来访碧山居。
杂浦桥能识,飞花径未除。
坐通文举刺,窗满邺侯书。
为酒初收秫,分泉自灌蔬。
舞留玄圃鹤,钓得渭滨鱼。
握麈青天外,弹棋白日馀。
荣庭更兰桂,触目有璠玙。
邑相陪莱服,门人奉笋舆。
烟霞东阁履,星斗上林裾。
燕客多相问,君无厌汉庐。
罢停青雀棹,来访碧山居。
杂浦桥能识,飞花径未除。
坐通文举刺,窗满邺侯书。
为酒初收秫,分泉自灌蔬。
舞留玄圃鹤,钓得渭滨鱼。
握麈青天外,弹棋白日馀。
荣庭更兰桂,触目有璠玙。
邑相陪莱服,门人奉笋舆。
烟霞东阁履,星斗上林裾。
燕客多相问,君无厌汉庐。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访太史李丈石鹿草堂》描绘了作者拜访友人李丈时的情景。首联“罢停青雀棹,来访碧山居”以轻舟停泊和寻访隐居之所起笔,展现出访友的雅兴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接着,“杂浦桥能识,飞花径未除”通过描绘桥梁和路径,暗示了友人居所的自然之美。
“坐通文举刺,窗满邺侯书”赞美友人的学识渊博,窗户上堆满了书籍,如同邺侯的藏书丰富。接下来的诗句“为酒初收秫,分泉自灌蔬”则描绘了友人亲手酿制美酒和种植蔬菜的田园生活,富有诗意。
“舞留玄圃鹤,钓得渭滨鱼”运用典故,表达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尾联“燕客多相问,君无厌汉庐”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肯定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华尘世的厌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人李丈的高雅情趣和隐逸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我性真且率,不知恒怒嗔。
俯仰欲从俗,夏畦同苦辛。
以此甘弃置,筑屋龟溪滨。
西与长松友,东将脩竹邻。
桃李粗罗列,梅柳亦清新。
渐与市朝远,颇觉渔樵亲。
自谓独往意,白首无缁磷。
安知承嘉惠,再踏京华尘。
京华人所慕,宜富不宜贫。
严郑不可作,兹怀向谁陈。
南沟水,流北沟。水行苦无舟,幸有辕下牛。
羡君使牛如使舟,跨腹稳渡春塘流。
南沟水清,北沟水浊。浊流须浴牛,水清留濯足。
螺千升,泥一斗。
尺鲤寸虾无不有,濯足流还入牛口。
君不见,春田之外官路高,百千万事如牛毛。
人饶千驷不能乐,君有一牛亦足豪。
君不见,辒凉夜半离法宫,豪杰扰扰黄尘中。
原尝春陵有家法,杀人乱世非英雄。
谁何要间佩两龙,短裘骏马羞雷同。
报仇结客尽一世,末路顾与曹邱通。
我怀嗤此田舍翁,兀兀一饮还千钟。
呜呼男儿不种东陵瓜,有酒亦浇剧孟家。
勋名生在死即尽,姓氏肯使余人夸。
披图怜君钟然诺,广柳车来容束缚。
一生幸免两头虫,令人千载悲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