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忆,对影自徘徊。
安镜从无台不用,行船那见水分开。不信问瑶钗。
长相忆,对影自徘徊。
安镜从无台不用,行船那见水分开。不信问瑶钗。
这首诗《忆江南(其五)》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某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忆,对影自徘徊。” 开篇即以“长相忆”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某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接着,“对影自徘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月下徘徊的情景,月光下的身影与诗人形成了一种孤独而深邃的对话,进一步强化了思念的氛围。
“安镜从无台不用,行船那见水分开。”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比作镜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渴望着能够见到对方的身影;又将思念比作行船,在水面上寻找着与对方相遇的机会,但总是在水中分不开,象征着思念之深,难以割舍。
“不信问瑶钗。” 最后一句以瑶钗为喻,瑶钗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的珍贵首饰,此处暗示了诗人对某人珍视如宝,即使对方不在身边,也如同瑶钗一般,时刻被思念着。这一句以问句的形式结束,既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深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期待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花好处,不趁绿衣郎。缟袂立斜阳。
面皮儿上因谁白,骨头儿里几多香。
尽饶他,心似铁,也须忙。甚唤得、雪来白倒雪。
更唤得,月来香杀月。谁立马,更窥墙。
将军止渴山南畔,相公调鼎殿东厢。
忒高才,经济地,战争场。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