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辒凉夜半离法宫,豪杰扰扰黄尘中。
原尝春陵有家法,杀人乱世非英雄。
谁何要间佩两龙,短裘骏马羞雷同。
报仇结客尽一世,末路顾与曹邱通。
我怀嗤此田舍翁,兀兀一饮还千钟。
呜呼男儿不种东陵瓜,有酒亦浇剧孟家。
勋名生在死即尽,姓氏肯使余人夸。
披图怜君钟然诺,广柳车来容束缚。
一生幸免两头虫,令人千载悲丁公。
君不见,辒凉夜半离法宫,豪杰扰扰黄尘中。
原尝春陵有家法,杀人乱世非英雄。
谁何要间佩两龙,短裘骏马羞雷同。
报仇结客尽一世,末路顾与曹邱通。
我怀嗤此田舍翁,兀兀一饮还千钟。
呜呼男儿不种东陵瓜,有酒亦浇剧孟家。
勋名生在死即尽,姓氏肯使余人夸。
披图怜君钟然诺,广柳车来容束缚。
一生幸免两头虫,令人千载悲丁公。
这首诗《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三)季布任侠图》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季布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侠士的豪情与义气。
首句“君不见,辒凉夜半离法宫”,以历史典故开篇,引出季布的故事背景。季布曾是汉初的著名将领,后因得罪刘邦而被流放至法宫。这里通过“辒凉夜半”这一时间点,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神秘感的氛围,暗示了季布命运的转折。
接着,“豪杰扰扰黄尘中”一句,将季布置于乱世之中,与众多豪杰并列,强调了他的独特地位。随后,“原尝春陵有家法,杀人乱世非英雄”两句,表达了对季布坚持原则、不为乱世所动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作为英雄的坚守与牺牲。
“谁何要间佩两龙,短裘骏马羞雷同”描绘了季布的外在形象,他佩戴着双龙,穿着短裘,骑着骏马,与众不同,彰显了其独特的个性与风采。
“报仇结客尽一世,末路顾与曹邱通”则讲述了季布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困境中的选择,与曹邱的交往,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智慧。
“我怀嗤此田舍翁,兀兀一饮还千钟”表达了诗人对季布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
最后,“勋名生在死即尽,姓氏肯使余人夸”强调了季布的功名与名声并非永恒,但他的事迹与精神将永存于世,不会被他人轻易夸耀。
“披图怜君钟然诺,广柳车来容束缚”表达了诗人对季布信守承诺的钦佩,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
“一生幸免两头虫,令人千载悲丁公”以丁公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季布一生幸免于成为两面派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季布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侠士的豪情与义气,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友情、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江近景且郁,流急棹偏缓。
养意溢春象,破睡惬晨眄。
杂树泫蓬勃,低草与回展。
疑有山翠沈,转觉水光浅。
束苇分紫根,罱蛤下青笕。
雨止蔼逾洁,风过气能善。
石城络河闸,潮撼昔中断。
但馀破碎形,到岸势停限。
采石相尻背,广陵此唇齴。
谁怜弹丸地,终古祸兵燹。
时平防久撤,壤腴陌谁垦?
孤吟望烟末,千里忽平远。
懿彼三同鸟,玩兹上九辞。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