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鸿渐于陆》
《赋得鸿渐于陆》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懿彼三同鸟,玩兹上九辞。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

(0)
鉴赏

这首诗以“鸿渐于陆”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鸿雁逐渐升迁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进阶过程的深刻理解。

首句“懿彼三同鸟”,以“三同鸟”象征着鸿雁的群体特性,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接着,“玩兹上九辞”,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上九辞”,暗示鸿雁的飞翔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度,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鸿雁的飞行能力,即使面对高山险阻,也无人能及,其羽毛可以作为礼仪的象征,寓意着鸿雁的尊贵与威严。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则以自然界的规律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事物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不可强求。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运用历史人物郭瑀和季卿的例子,表达了鸿雁在迁徙过程中,能够引领和跟随,象征着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通过对比野鸭和鸿雁,强调了鸿雁的羽毛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自身品质的体现,寓意着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则以食物和捕猎工具为喻,说明鸿雁能够自主获取生存资源,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将鸿雁比作汉朝的使者,强调了它们在传递信息、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机遇。

最后,“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则是对读者的寄语,鼓励人们学习鸿雁的优秀品质,积极进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鸿雁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如梦令.闺情

卷起湘帘小坐。水面锦鳞几个。

啖影出青萍,见了人人深躲。无那。无那。

何处音书寄我。

(0)

踏莎行.大兄寄示京口怀古词

白日西驰,大江东注。朝朝暮暮相逢处。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后人又逐前人去。

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

(0)

望江南.晚步

闲晚步,綦迹印苔深。

蕉响疏风来别院,烟迷宿鸟语幽林。明月出花阴。

(0)

探春.又题“春江后游图”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

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

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

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

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

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

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

(0)

庭院深深.登楼望五亩园

夜雨池塘新涨满,翠痕如沐遥山。

园林萧寂不开关。输它鱼翠,来往占花湾。

旧事已随飞絮散,海榴红泪斑斑。

楼台高寄绿波间。柳阴垂钓,羡煞那人闲。

(0)

昭君怨.元宵理发,折去一梳,忆非佳兆,作此自解,自妄言之,非妄想也

恰恰弓弓如月。常伴妆台梳栉。镜里一丝丝。

是伊知。偿足卖钗风韵。减却纤纤一寸。

纵此懒云鬟。换金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