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西驰,大江东注。朝朝暮暮相逢处。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后人又逐前人去。
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
白日西驰,大江东注。朝朝暮暮相逢处。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后人又逐前人去。
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
这首《踏莎行》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开篇“白日西驰,大江东注”,以动态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暗示了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接着“朝朝暮暮相逢处”一句,将时间的连续性与空间的相对性巧妙结合,仿佛在说历史的每一次更迭都发生在这样的时空交汇点上。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青山以生命,它静静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既无惧时间的流逝,也对过往的历史充满笑意,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这种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这两句描绘了繁忙的渡口景象,帆船穿梭于江面,钟鼓声回荡在波心,象征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前行和探索。而“后人又逐前人去”则表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每个人都是历史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不断地向前推进。
最后,“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这句告诫人们在表达情感时要谨慎,避免触及某些禁忌或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同时,也提醒读者在面对历史和自然时,应保持敬畏之心,不要轻易地破坏或改变它们的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
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
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
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