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和佛恩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僧侣不懈怠修持戒律的赞扬。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这两句描绘了一颗菩提种子的坚韧不拔,象征着佛法的深邃和长远,以及通过长达八十三年的修行积累功德如同森林一般茂密。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这两句表明如果不坚守僧侣的戒律,勤苦修行,那么将无法回报佛陀赋予我们的深厚恩泽。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这两句赞美了大师如钵塔院主持者的慈悲心境,如同众天神明察而不动摇,以及内心之清净,犹如尘埃难以染污的洁净土地。
"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这两句则描写了僧侣们每年都要接受八个关门的严格考验和九次的法授,以及他们对待每一个戒律都如同千两黄金般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们不懈怠修持戒律以及对于佛恩报答的赞美之情。
正坐长斋早得衰,中年一病莫医治。
悬知水复山重地,难度风饕雪虐时。
乘兴前村曾有约,寄声绝顶可无诗。
禅房手自栽花木,付主林神好护持。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
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
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
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
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
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
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
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
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
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
人为松下土,松化土上石。
我生始逾壮,足以伴寒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