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酒君不知,读诗君不闻。
安得广漠风,吹醒天南魂。
丛云莽无极,中有芙蓉村。
芙蓉纵飘落,老干千年存。
老干瘦如铁,下为君葬坟。
罔两自惭丑,未敢窥黄昏。
黄昏凄凄云,君吟哀如猿。
寻君我以梦,通我君以神。
誓为对垒交,面目何陈新?
当嘘万物枯,在在生阳春。
此意与君私,匪君吾谁论?
奠酒君不知,读诗君不闻。
安得广漠风,吹醒天南魂。
丛云莽无极,中有芙蓉村。
芙蓉纵飘落,老干千年存。
老干瘦如铁,下为君葬坟。
罔两自惭丑,未敢窥黄昏。
黄昏凄凄云,君吟哀如猿。
寻君我以梦,通我君以神。
誓为对垒交,面目何陈新?
当嘘万物枯,在在生阳春。
此意与君私,匪君吾谁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灯下读黎简民诗得四章(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诗歌艺术的深沉思考和对诗人黎简民作品的深切感悟。
首句“奠酒君不知,读诗君不闻”,以酒祭奠,却无人知,读诗亦无人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价值被忽视的感慨。接着,“安得广漠风,吹醒天南魂”,诗人渴望有一种力量能唤醒人们对诗歌的重视,让诗歌的精神得以传播。
“丛云莽无极,中有芙蓉村”描绘了一幅云海茫茫、深处藏村的景象,象征着诗歌世界广阔而神秘。“芙蓉纵飘落,老干千年存”,即使诗歌作品随时间流逝,但其中蕴含的精髓却如同老树一般,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老干瘦如铁,下为君葬坟”,老树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诗歌永恒价值的赞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黎简民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罔两自惭丑,未敢窥黄昏”,诗人以“罔两”自比,表达出自己虽不完美,但仍不敢怠慢对诗歌的追求。
“黄昏凄凄云,君吟哀如猿”,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呼应。“寻君我以梦,通我君以神”,表达了诗人与黎简民心灵相通的愿望,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誓为对垒交,面目何陈新?”诗人誓言要与黎简民在诗歌的领域里并肩作战,共同创造新的面貌。“当嘘万物枯,在在生阳春”,在万物凋零之时,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来生机,如同春天般温暖人心。
最后,“此意与君私,匪君吾谁论?”表达了诗人与黎简民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只有彼此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心意。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诗人黎简民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旧阙瞻双凤,新猷御六龙。
悬初垂月吉,观已乐时雍。
下武仪型在,修文德泽钟。
颁书旬日布,读法万民从。
首出乾同仰,申言巽未重。
星辰光早灿,膏雨被先浓。
遂抚三辰叙,长为九服宗。
作求仍古法,累洽快今逢。
吾邑平居三数贤,十年风雨地相悬。
文章后死能无惧,日月东流逝每然。
沧海一筇凭岳观,青山千嶂待江船。
毕将㝛草铭幽墓,止就先生卧短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