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城十二匪昆崙,每凭朱栏兴欲轩。
白帝素娥留古栝,秋风太液自金源。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
重构舆梁利行旅,新看虹影饮波翻。
曾城十二匪昆崙,每凭朱栏兴欲轩。
白帝素娥留古栝,秋风太液自金源。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
重构舆梁利行旅,新看虹影饮波翻。
这首诗描绘了承光殿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其的感慨。开篇“曾城十二匪昆仑”,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承光殿之高大,仿佛直插云霄,不亚于神话中的昆仑山。接着“每凭朱栏兴欲轩”,写出了诗人站在朱红色的栏杆旁,心中激荡的情感如同要飞升一般,表达了对承光殿的赞叹之情。
“白帝素娥留古栝,秋风太液自金源”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承光殿与古代神话中的白帝、素娥相联系,同时通过“古栝”、“秋风”、“太液”、“金源”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里不仅描绘了承光殿周围的环境,也暗示了其悠久的历史背景。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则转而描写诗人在承光殿内的悠闲时光,通过“绨几”(质地柔软的几案)和“纱疏”(轻薄的纱帘),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重构舆梁利行旅,新看虹影饮波翻”两句,既是对承光殿建筑结构的赞美,也是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通过“重构舆梁”(重新构建桥梁),体现了对承光殿维护与更新的关注,同时也寓意着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虹影饮波翻”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承光殿在水面上倒映出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承光殿如同彩虹般绚烂,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承光殿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乾隆皇帝弘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痒。
闻君洗瓦盏,倒游有馀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