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执子手,临歧拙言辞。
归去见骨肉,反如行道悲。
人生百年闪,一聚必一离。
骨肉谁不有,肝肠独自知。
愿解青铜镜,长照我鬓眉。
行行执子手,临歧拙言辞。
归去见骨肉,反如行道悲。
人生百年闪,一聚必一离。
骨肉谁不有,肝肠独自知。
愿解青铜镜,长照我鬓眉。
这首诗名为《述别》,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诗中描绘了与挚爱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首句“行行执子手”,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依依不舍的场景,通过“行行”二字,不仅描绘了行走的动作,也暗示了离别的渐行渐远。接着,“临歧拙言辞”则表达了在分别之际,言语显得笨拙,难以表达内心的千言万语,流露出离别时的无奈和伤感。
“归去见骨肉,反如行道悲。”诗人想象着自己回到亲人身边,却仿佛是在行道上感到悲伤,这既是对离别之痛的延续,也是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接下来,“人生百年闪,一聚必一离。”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相聚的不易,点出了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骨肉谁不有,肝肠独自知。”这句话强调了人皆有亲人的事实,但只有自己能真正体会到离别的痛苦。最后,“愿解青铜镜,长照我鬓眉。”诗人希望有一面永不老去的镜子,能够永远映照出自己的容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渴望永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
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
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
寻盟要采庐山杞,香炉峰顶烟生紫。
便从山北过山南,趁取春光攒桃李。
洗心涤虑先漱齿,况是天下第一水。
乘閒过琴斋,作意登漪岚。
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
阑干压池芳,渌净拖柔蓝。
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
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
出群赵家玉,吏此长子男。
台府严且明,举动百不堪。
临流自照心,谋饱无肥甘。
景物固尔佳,何暇同清谈。
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