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喜休兵,架壑千寻,疏泉一湾。
是袖中石晕,苏公东海,琴边菊秀,陶令南山。
招鲁诸生,修晋禊事,乞得君王此日闲。
优游地,遍秋怀绿淼,春信红殷。有时醉卧苔斑。
又绝胜珠楼十二间。
想寒更留客,盘堆玉髓,香辰挟妓,户列烟鬟。
金谷飞觥,辋川缚帚,云护双扉不用关。
无尘迹,止载书车到,泛雪人还。
近喜休兵,架壑千寻,疏泉一湾。
是袖中石晕,苏公东海,琴边菊秀,陶令南山。
招鲁诸生,修晋禊事,乞得君王此日闲。
优游地,遍秋怀绿淼,春信红殷。有时醉卧苔斑。
又绝胜珠楼十二间。
想寒更留客,盘堆玉髓,香辰挟妓,户列烟鬟。
金谷飞觥,辋川缚帚,云护双扉不用关。
无尘迹,止载书车到,泛雪人还。
这首《沁园春·题绿溪园》由明末清初的词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园林景象。词中以“近喜休兵”开篇,表达了对和平的喜悦之情,接着以“架壑千寻,疏泉一湾”描绘了绿溪园的自然景观,展现出山峦与流水的和谐之美。
“是袖中石晕,苏公东海,琴边菊秀,陶令南山”几句,运用典故,将苏轼与陶渊明的诗意融入其中,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雅,也暗示了绿溪园环境的幽静与高雅。接下来,“招鲁诸生,修晋禊事,乞得君王此日闲”则进一步渲染了绿溪园作为文人聚会之所的氛围,体现了其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优游地,遍秋怀绿淼,春信红殷”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绿溪园的不同风貌,既有秋天的深邃,也有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有时醉卧苔斑。又绝胜珠楼十二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绿溪园不同于豪华宫殿的独特魅力,更显其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最后,“想寒更留客,盘堆玉髓,香辰挟妓,户列烟鬟。金谷飞觥,辋川缚帚,云护双扉不用关”几句,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绿溪园内宾主欢聚、宴饮畅谈的情景,以及园中自然与人工相得益彰的和谐景象。特别是“无尘迹,止载书车到,泛雪人还”,更是点明了绿溪园不仅是一个物质享受之地,更是一个精神寄托之所,充满了书香与雅趣。
整体而言,《沁园春·题绿溪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文化气息的园林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彩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遗香。
白头旧监悲时节,珠合无人夏日长。
五色双丝献女功,多因荆楚记遗风。
圣君照物同天鉴,不用江心百链铜。
有芸黄其华,在彼众草中。
清香濯晓露,秀色摇春风。
幸依华堂阴,一顾曾不蒙。
大雅彼君子,偶来从学宫。
文章高一世,论议伏群公。
多识由博学,新篇匪雕虫。
唱酬烂众作,光煇发幽丛。
在物苟有用,得时宁久穷。
可嗟凡草木,粪壤自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