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如翼俯山南,石磴云根宿雨含。
秋树参覃新脱翠,水烟空阔远浮蓝。
吟边不少闲仙共,佳处还支瘦竹探。
半岭松风闻梵放,深宵思与佛同龛。
危亭如翼俯山南,石磴云根宿雨含。
秋树参覃新脱翠,水烟空阔远浮蓝。
吟边不少闲仙共,佳处还支瘦竹探。
半岭松风闻梵放,深宵思与佛同龛。
这首清代诗人徐堂的《南山亭秋望同让山上人》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亭的静美画面。首句"危亭如翼俯山南",形象生动地写出亭子建在险峻之处,仿佛展翅欲飞,俯瞰着山南的景色。"石磴云根宿雨含",进一步描绘了石阶上还残留着夜雨的湿润,增添了山间的清新气息。
"秋树参覃新脱翠",点明时令为秋季,树木换上了新装,翠绿中透出几分秋意。"水烟空阔远浮蓝",则描绘了远处水汽蒸腾,与蓝天相接,形成一幅宁静深远的画面。
"吟边不少闲仙共",诗人与友人一同在此吟咏,享受着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仿佛有仙人相伴。"佳处还支瘦竹探",他们深入竹林探寻美景,更显其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半岭松风闻梵放,深宵思与佛同龛",诗人被山风中的松涛声所吸引,仿佛听见了梵音,深夜里心生禅意,希望能与佛同在静谧的禅房中冥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南山亭的秋日游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
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
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