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胜利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现了战前的混乱与战后的安定,以及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影响。
"九衢车马浑浑流" 描述了战前街道上的繁忙与混乱,车马如流水一般。"使臣来献淮西囚" 表明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俘虏被送往都城。这两句交代了背景,是一场战事的结束。
接着,"四夷闻风失匕箸" 是说边疆地区的人们听到了消息,都放下了手中的农具,这里用“匕箸”比喻战争带来的恐慌和影响。"天子受贺登高楼" 则是皇帝在城楼上接受朝臣的祝贺,显示出中央对这一胜利的重视和庆幸。
"妖童擢发不足数" 中“妖童”应指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惨。"血污城西一抔土" 则直接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
"南峰无火楚泽闲" 描述了一种安宁和平的自然景观,相对于前文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夜行不锁穆陵关" 表示在和平时期,即使是夜晚也不需要关闭城门,这里的“穆陵关”可能是虚指某一重要关隘。
最后,"策勋礼毕天下泰" 中的“策勋”通常是授予战功突出的将士,“礼毕”则意味着仪式结束。这里表达了战争胜利后的庆典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天下太平的景象。"猛士按剑看恒山" 则描绘了一种警觉与守护之情,尽管战争已结束,但仍需保持警惕。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和平、混沌与秩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胜利后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重返常态的心愿。
天上秋已半,人间夜气澄。
六合静无氛,银河寒欲冰。
皓月流金波,疏星低玉绳。
虚堂集尊俎,转觉忧思增。
光摇莲炬粲,香爇篆烟腾。
嘉会固云乐,念念在亲朋。
佳期久乖阔,何时还合并。
沉思不成寐,兀坐候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