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高峨峨,百尺淩云烟。
台中贮群妓,颜色如花妍。
霓旌不复来,已筑西陵土。
白日闭泉扃,何由见歌舞。
穗帏闲夜月,玉座空秋风。
脯糒方荐罢,瞻望意无穷。
铜雀高峨峨,百尺淩云烟。
台中贮群妓,颜色如花妍。
霓旌不复来,已筑西陵土。
白日闭泉扃,何由见歌舞。
穗帏闲夜月,玉座空秋风。
脯糒方荐罢,瞻望意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辉煌与衰败,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开篇“铜雀高峨峨,百尺淩云烟”,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铜雀台的雄伟壮观,仿佛它直插云霄,与天相接。接着,“台中贮群妓,颜色如花妍”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昔日铜雀台的繁华与热闹,群妓的美丽如同盛开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好景不长,“霓旌不复来,已筑西陵土”两句转折,暗示着昔日的荣华已经一去不复返,铜雀台如今只剩下荒凉与寂寞。接下来,“白日闭泉扃,何由见歌舞”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遗憾,即使在白昼,铜雀台也紧闭门户,再也看不到那曾经的歌舞升平。
最后,“穗帏闲夜月,玉座空秋风”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夜月下的帷幔显得格外孤寂,玉座上只有秋风独自吹拂,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而“脯糒方荐罢,瞻望意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尽管美味佳肴已经品尝完毕,但心中对过去的思念却无尽无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铜雀台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以及诗人对这一变迁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筼筜作花白于鹭,两两狐狸上宫树。
青山误尽少年人,汴水无情又南渡。
五十万瓦迁一官,正衙还画金龙蟠。
可怜总付幽兰火,此印区区幸独完。
印难完,恨长在,附子乌头速其败。
神僧心印早了然,呼儿散枣向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