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书斋昼掩扉,一帘香篆故依依。
研涵暖日隔窗炙,风卷晴沙穿户飞。
曲巷荒凉春不到,重城深邃客来稀。
花开梓里应嗤我,草长江南人未归。
寂静书斋昼掩扉,一帘香篆故依依。
研涵暖日隔窗炙,风卷晴沙穿户飞。
曲巷荒凉春不到,重城深邃客来稀。
花开梓里应嗤我,草长江南人未归。
这首清代诗人沈丙莹的《春日即事·时馆惜薪司胡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书斋画面。首句“寂静书斋昼掩扉”,展现了书斋在春日白天的宁静,门扉紧闭,暗示着主人的专注与孤独。"一帘香篆故依依",通过缭绕的香烟,传达出书香与淡雅的气息,增添了室内的温馨氛围。
接下来两句,“研涵暖日隔窗炙,风卷晴沙穿户飞”,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景象。阳光透过窗户温暖研台,而窗外晴天中,微风吹过,带着沙粒穿堂而过,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曲巷荒凉春不到,重城深邃客来稀”则转向了外部环境,描绘了巷弄的荒芜和城市的深沉,春天的生机似乎并未触及这里,来访的客人也十分稀少,流露出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情绪。
最后两句,“花开梓里应嗤我,草长江南人未归”,诗人借景抒怀,梓里花开,却无人欣赏,自己如同被遗忘,而江南的朋友仍未归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滞留他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斋内外的春日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去年今日关山路,疏雨断魂天气。
据鞍惊见,梅花的皪,篱边水际。
一枝折得,雪妍冰丽,风梳雨洗。
正水村山馆,倚阑愁寄,有多少、春情意。
好是孤芳莫比。自不分、歌梁舞地。
砌香砌影,高禅文友,清谈相对。
琴韵初调,茗瓯催瀹,炉薰欲试。
向此时,一段风流,付与晋人标致。
赏残陶径菊。正袅袅愁予,风凄露肃。何人抱幽独。
更檐马锵金,廊鱼响木。此情谁属。
向底处、骋怀游目。
小窗前,频览菱花,一笑鬓丝犹绿。萧索。
故国云迷,佳人日暮,轻颦倚竹。短钗敲玉。
算几夜,恁孤宿。
问旅情如许,怎生排遣,应费酒尊诗轴。
最无端、谁隔西楼,正调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