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
时来夏后还重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
时来夏后还重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通过“空阶荐一觞”描绘了祭奠的场景,暗示着对故去者的怀念;“轩台云气久芒芒”则寓言了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夏后还重祀”暗指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和纪念;“识定凡君自未亡”则表达了对平凡英雄精神的认同,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其价值。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两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寓意国家虽历经风雨,但生命力犹在。“年年沾洒频寒食”提及寒食节,进一步强调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对先人的追思。“咫尺龙髯近帝旁”则借龙髯(古代宫殿的比喻)象征皇权所在,表达对国家社稷的忧虑和对当政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
督府元勋在,名藩阃制崇。
祖孙俱挺萃,父子尽登庸。
台阁丹青古,河山带砺同。
兼资文武略,翊赞圣神功。
信是箕裘美,生当化运隆。
自天承宠命,随地答宸衷。
驰志燕山北,还家浙水东。
建牙归旧镇,抗节赞元戎。
气压干城器,机深国士风。
暂辞莱子服,重挽楚人弓。
鹰隼飞扬外,熊罴指顾中。
安危都注意,战守欲全工。
坐觉烟尘净,行看瘴海空。
此期知不忝,良会惜难逢。
宧况清秋月,离怀远塞鸿。
婵娟共千里,聚散等孤篷。
酒尽情难尽,诗穷兴未穷。
悠悠忠孝愿,到处与君从。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
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
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
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
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
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
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
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