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
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开篇“荒苔野蔓上篱笆”,通过对荒废园圃中藤蔓攀爬篱笆的情形,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复归,也隐含着主人公的隐居与世隔绝。接下来“客至多疑不在家”则表明尽管有客人到来,但都怀疑主人并不在家中,这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生活的隐逸与宁静。
第三句“病眼看人殊草草”,这里的“病眼”并非真正的视力疾病,而是指一种审美疲劳或是一种心境,如同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眼前百物皆新鲜”,都是诗人特有的感受。主人公在这种状态下看待周围的一切,包括人,都变得模糊不清,就像看草木时难以分辨其真实面貌一样。
最后一句“隔林迢递见梅花”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通过树林的缝隙看到远处的梅花,梅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摇。这也正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即使身处寂寥之地,也能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清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我为怀安官,君作什邡令。
封疆苦不远,音驿稍频并。
乘閒强吟诗,寄去同赋咏。
其言类谐谑,间或有讥病。
蒙君屡酬答,往问复来聘。
长谣颇壮赡,短语亦清劲。
大率如为人,圭璋有馀莹。
得之每急读,醉魄时暂醒。
方从文字乐,忽尔报成政。
秋风飘行色,万里去意迥。
知君最留滞,文价早驰骋。
策名二十载,位未立朝廷。
一官奚足论,百态委前定。
自古有通塞,谁与造物争。
任此不系舟,所至遂游泳。
西山白云起,回首念温凊。
恭闻陛前语,归拜堂上庆。
仆驭倦游否,尘中多捷径。
策马太行道,西风动微凉。
之子去意远,南望嵩洛乡。
日驰百里足,急归拜高堂。
天伦喜会合,亲侍生辉光。
惜此暂阔别,送君乏词章。
早晚揖回驭,秋深篱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