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头见,适从何处来。
青春三月尽,黄艳一花开。
旧燕元相识,新鸦近与陪。
声声吟得好,未必乏诗才。
杨柳枝头见,适从何处来。
青春三月尽,黄艳一花开。
旧燕元相识,新鸦近与陪。
声声吟得好,未必乏诗才。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所作的《柳上见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柳树与黄莺的和谐共生之景。开篇“杨柳枝头见,适从何处来”,以柳树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黄莺这一主角,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之感。接着,“青春三月尽,黄艳一花开”两句,不仅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通过“黄艳”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黄莺的羽毛色彩,使画面更加鲜活。
“旧燕元相识,新鸦近与陪”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将过往与现在的元素交织在一起,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最后,“声声吟得好,未必乏诗才”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以诗人般的才华,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黄莺、燕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应念兰心薰性。
对芳年、才华自信。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可惜闲情未领。
但雕梁、尘销雾暝。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日日春阴,瑞香亭下寒成阵。
凤靴频误踏青期,寂寞墙阴径。翠被堆床未整。
睡初酣、风篁唤醒。几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
得酒浇愁,旧愁不去添新病。
吴绫题满断肠词,歌罢何人听。宝篆香消昼永。
枭馀烟、萧萧鬓影。出门长啸,白鹭双飞,清江千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