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洒无声。终日潮生。黄鹂不耐昼冥冥。
却向枝头啼宛转,唤醒春阴。晚照满中庭。
垂下湘云。蛛儿也解惜新晴。
百尺游丝黏落絮,不碍红英。
细雨洒无声。终日潮生。黄鹂不耐昼冥冥。
却向枝头啼宛转,唤醒春阴。晚照满中庭。
垂下湘云。蛛儿也解惜新晴。
百尺游丝黏落絮,不碍红英。
这首《浪淘沙》(其一)由清代诗人张珊英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
首句“细雨洒无声”,以静谧的笔触开篇,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轻柔细雨缓缓洒落的画面,雨声虽微不可闻,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终日潮生”则将视线转向了水边,暗示着春日里潮水的涨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黄鹂不耐昼冥冥”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黄鹂的活泼与不耐烦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在昏暗的白天里不停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春光明媚的日子。接下来,“却向枝头啼宛转,唤醒春阴”两句,通过黄鹂的啼鸣打破了春日的阴沉,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复苏与活力。
“晚照满中庭。垂下湘云。”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洒满庭院的景象,同时借用了“湘云”这一意象,既指云彩,又暗含湘妃竹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这句不仅写出了夕阳的美丽,还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最后,“蛛儿也解惜新晴。百尺游丝黏落絮,不碍红英。”通过蜘蛛和游丝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蜘蛛在晴朗的日子里忙碌地织网,游丝随风飘荡,捕捉着落絮,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诗句中的“不碍红英”更是点明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即使是在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其一)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北海惟客待,杜陵讵身谋。
胜会开名园,新诗步秦州。
犹记陛辞时,流火方新秋。
何事大江北,閒寻溪壑幽。
养疴许谢庄,遁迹非田畴。
故乡山水佳,药饵颇易求。
颐摄冀良愈,待泛还朝舟。
江头有锦春,何妨一命游。
几杖儿孙侍,樽核宾从稠。
江湖信可乐,廊庙岂忘忧。
迟迟有深意,欲迈还停收。
况彼五亩间,卷阿我曾留。
即是矢音地,扈赓忆从头。
诗筒附奏笺,翰苑传风流。
故知解脱心,疾等浮云浮。
从兹一苇南,遥望心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