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发牛渚,海日曙龙宫。
浪散千岩雨,帆轻五两风。
天门开白下,地脉限吴中。
遥忆临春恨,飞军有路通。
江流发牛渚,海日曙龙宫。
浪散千岩雨,帆轻五两风。
天门开白下,地脉限吴中。
遥忆临春恨,飞军有路通。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渡过大江时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日出、风浪与山川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往事的深沉思考。
首句“江流发牛渚,海日曙龙宫”,开篇即以“牛渚”点明地点,江水自远而近,仿佛从牛渚处发源,而“海日曙龙宫”则描绘了晨光初照,海面上的日出如同照亮了深邃的龙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阔的氛围。
接着,“浪散千岩雨,帆轻五两风”,通过“浪散”和“帆轻”两个动态场景,展现了江面的波涛与船只在风中的轻盈状态,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航行的艰难与自由。
“天门开白下,地脉限吴中”,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将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仿佛天门在白下之地开启,而大地的脉络则划分了吴中的界限,既体现了地理的广阔,也蕴含着对自然秩序的敬畏。
最后,“遥忆临春恨,飞军有路通”,诗人由眼前的景致联想到历史往事,遥想古代军队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行军作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灊山道人独何事,夜半不眠听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