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纷纷经几春,阿房犹有未亡身。
当时若识君王面,已作骊山一劫尘。
人世纷纷经几春,阿房犹有未亡身。
当时若识君王面,已作骊山一劫尘。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人以“人世纷纷经几春,阿房犹有未亡身”开篇,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阿房宫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永恒。接着,“当时若识君王面,已作骊山一劫尘”则以假设的方式,探讨了如果当初能识破君王的真实面目,是否就能避免历史悲剧的发生,骊山之变成为千古遗憾。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既是对过往的深思,也是对当下及未来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
偷香一霎风,逞响无边雨。
波间的皪笑,竹里婵娟舞。
异境看仙姿,萧然失烦暑。
松间花外有虚亭,花自向阳松自阴。
水浊不污明月色,人闲方见白云心。
棋边冷眼安危著,笔底放怀长短吟。
世忌独醒还恶醉,浅斟莫使酒杯深。
素娥不老,才胜赏中秋、无边月色。
又报仙翁来桂苑,连庆生申佳节。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对景成三绝。
重阳近也,黄花香入瑶席。
尽说湖海元龙,裕民堂上,几度吟梅雪。
满眼阴阴甘棠树,消得寿同南极。
八桂难留,九芝促觐,早露真消息。
星辰听履,好看明岁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