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下》
《林下》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

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

竹静风相挠,水流云自闲。

翛然忘物我,禽语两相关。

(0)
注释
结屋:建造房屋。
万松顶:松树覆盖的山顶。
悄无:寂静无声。
人往还:人们的来来往往。
饮猿:猿猴饮水。
涧月:山涧中的月光。
飞鹭:飞翔的白鹭。
秋山:秋天的山峦。
竹静:竹林安静。
风相挠:微风吹过竹林。
水流:流水声。
云自闲:白云悠然自得。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忘物我:忘记自我与外界。
禽语:鸟儿的鸣叫。
两相关:相互应和。
翻译
在万松之巅盖起房屋,静悄悄地没有人的来去。
喝着溪涧中的水,月光下猿猴摇动枝头,飞翔的白鹭点缀着秋日的山峦。
竹林宁静,微风轻拂,水声潺潺,白云悠悠自在。
我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了自我与外物,鸟儿的鸣叫声相互呼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开篇“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塑造出一片幽深而孤寂的居所,远离尘嚣,只有松树环抱。这不仅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也映射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接下来的“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月光下的溪流中有猿饮水,远处的山上有鹭点缀,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竹静风相挠,水流云自闲”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恬淡自适的情趣。竹林在微风中轻摇,与水流和浮动的云朵共同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最后,“翛然忘物我,禽语两相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忘我之境。诗人仿佛已经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与林间的鸟鸣声相应和,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再送潘仲宝兼寄彭城交旧

风雨扁舟幸少留,为君持酒话徐州。

白鱼紫蟹秋初美,戏马飞鸿梦屡游。

二阮年来知健否,季真老去尽归休。

白云庄畔多闲地,不惜横刀直换牛。

(0)

和人伤春

入帘轻絮故依人,梦后题诗欲判春。

纵使相思解销骨,此情终未作黄尘。

(0)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

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

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

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

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0)

和坚伯碧泉留题

欲濯冠缨尘垢侵,梁亭横占一源深。

碧纱演漾苍鱼色,黛白因依翠木阴。

疏沼岂惟三凤饮,买山初听一龙吟。

请君莫惜来游屡,耆旧风流尚可寻。

(0)

和朱成伯·其二

澜翻笔墨浩难收,妙处端能浣客愁。

落笔千章轻万户,思君一日胜三秋。

持身贵比琥璜爵,得句精如狐白裘。

应有二南风骨在,令人辗转更优悠。

(0)

题浯溪小景

卜宅元郎岂偶然,江山千古共流传。

乾坤巨石知多少,待看中兴第二篇。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