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叹经年别,人生有几年。
关河长问道,风雨独随缘。
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
徽猷不及此,空愧白华篇。
每叹经年别,人生有几年。
关河长问道,风雨独随缘。
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
徽猷不及此,空愧白华篇。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以及朋友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慨。
开篇“每叹经年别”,诗人首先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友人的频繁离别所感到的无奈与叹息。接着,“人生有几年”则是对生命有限的直接提问,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关河长问道”,这里的“关河”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理地点,或者是比喻性的表达,意味着远离和隔绝。"风雨独随缘"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遇到风雨,也只能顺其自然,没有其他选择,这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
“寓蝶成庄梦”,这里的“蝶”可能指的是蝴蝶,比喻生活中的轻浮与不定,"成庄梦"则是说生命就像一场梦境一样虚幻。"怀人识祢贤"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思念和怀念,他们的智慧和美德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徽猷不及此,空愧白华篇”,这里“徽猷”可能是指某种高标准或理想,而“不及此”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自责和无奈。"空愧白华篇"则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虽然努力追求纯洁高尚(如同白色花朵般),但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性时,感到自己的创作远远达不到内心所向往的境界,从而产生了自责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与朋友离别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创作与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自我期许和不满。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
迷即有我,悟即无情。通达大智,诸法不成。
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
现在不住,念念勿侵。未来未至,亦莫预斟。
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
洞达虚心,法无寿命。若能如是,圆通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