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chūquèshǔzhāngshuō
táng / lóng

léichūyìngqiánxiàngfēngxíngshùnguórén
chuānyóuzàijìnchējiànguīqín

bèishǎnguānshānxiǎnhéngfénchuīpín
cǎoyángbiànhuādàiběiyánchūn

wényǒuyuānluánqīngtiáoxīn
qiúyīnbàoxīnjìngnánchén

翻译
雷鸣响应天象,风行顺应万民。
河流道路依旧在晋地,车马逐渐回归秦地。
穿越陕甘的险峻关山,横渡汾河的乐声频繁响起。
草木随阳谷的光照而变化,花朵等待北岩的春天来临。
听说有高贵的鹓鸾之客,他们的诗词清新高雅。
寻求音乐的声音,想要回应,但内心的想法难以言表。
注释
雷:雷鸣。
乾象:天象。
风:风行。
顺:顺应。
川途:河流道路。
晋:晋地。
车马:车辆马匹。
秦:秦地。
陕:陕甘。
关山:险峻的山岭。
横汾:横渡汾河。
鼓吹:乐队演奏。
阳谷:阳光充足的山谷。
变:变化。
北岩:北方的岩石。
春:春天。
鹓鸾客:比喻高贵的文人。
清词雅调:清新高雅的诗词。
求音:寻求音乐。
报:回应。
心迹:内心的想法。
难陈:难以表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山水间的行进与感受,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文学上的追求。首句“雷出应乾象”以雷声比喻天地间的巨变,或许暗示着某种预兆;紧接着“风行顺国人”,则表现了一种顺遂自然之势,风随人意。

接下来的“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表明诗人正处于旅途中,从晋地返回秦地的路上。这里的地理描述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心境转移。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艰难与险峻,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坚韧不拔、不断前行的情怀。其中,“鼓吹”的使用增添了一种节奏感和紧迫感。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描绘出自然景物随季节的变化,而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则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四句“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文学创作上追求新颖和高雅的渴望。然而,这种情感的传递却又显得有些困难,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即景

腊酒留香梅子小,野棠飘雪杏花开。

渔溪白白芦芽出,杨柳青青燕子来。

(0)

瀑布

聚不成云散似烟,自风自雨洞中天。

白龙飞下无寻处,化作鳞鳞碧一川。

(0)

赋王氏新安岭南山居十咏·其七峻岭扶车

前驱破荦确,见石不见车。

谁实挟两毂,吾行得舒徐。

(0)

赋王氏新安岭南山居十咏·其四碧巘开屏

松门才数曲,叠翠似钩连。

玉女有时下,香炉开紫烟。

(0)

答定水和尚·其二

芳林幽谷混渔樵,国士筵中肯赴招。

天上简书何络绎,云深岛屿自岧峣。

诗篇每向閒边写,香篆常于定后烧。

宗社人材还可数,惟公玉立耸岩标。

(0)

送王宗礼尚书趣运还京

转海云涛万里赊,长风指日望京华。

南州已入诸侯贡,北极初回奉使槎。

内燕宫花迎马酒,御沟官柳拂龙沙。

从容好奏安时策,还见车书混一家。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