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
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
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这首诗名为《癸卯端午(其一)》,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每逢端午节便有新诗诞生,但这些诗总是与离愁别绪、漂泊异乡的情感紧密相连。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个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接下来,“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饥饿面前,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流露出对延长生命的一种渴望,但这种渴望似乎又显得无力和徒劳。这里的“长命缕”,可能象征着对长寿的祈求或对生命延续的寄托,但面对现实的困境,这种愿望似乎难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反映了生活中的艰难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沈光文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吾乡朱侯颇好奇。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
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捲三山欲飞去。
得非奋迅从地出,无乃飞腾自天下。
我来楼上何所为,长日观山与山语。
东风吹醉还吹醒,山自为宾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