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
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
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首句“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终南山南面的雄伟壮观,山色苍翠,没有一丝尘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接着,“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诗人细腻地表达了这片山林的幽深静谧,每一步都有可以停留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连续百年也鲜少有人踏足,显得异常寂寞和神秘。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站在禁林之中,感受着冬日的清冷气息,远处是巍峨壮丽的太华山,山与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而纯净的相邻。
最后,“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与群峰共存,享受着祥和的云朵和清新的露水,这里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情感寄托。
廖生术天与,如鉴挂高墀。
能以祸福语,感动诸奔驰。
至有不旋踵,坐获百万赀。
推排鬼气夺,摈斥海岳移。
自云前十年,负术骧螺湄。
闹中出双掌,得子如沙披。
乃今十年后,所契了不疑。
况有远大语,未易论铢锱。
曾闻物外偿,不若君家诗。
吾谓廖生曰,一诗何补为。
生云等诗尔,我则如渴饥。
一诗固不惜,为生试言之。
天地有文理,俯仰自可推。
有文在其掌,乃晋鲁婴儿。
方其表异态,览者初亦痴。
生当千年后,把握论蓍龟。
顾生勿轻许,角立非生谁。
李侯神仙才,宇宙在其手。
古篆誇雄奇,铁柱贯金钮。
标榜黄帝祠,字画气浑厚。
想当落笔时,云梦吞八九。
每传风雨夜,蜿蜿龙蛇走。
光怪发岩窦,草木润不朽。
鬼物烦撝诃,一旦忽失守。
随烟遽飞腾,无复世间有。
因访山中人,石刻尚仍旧。
谁能一新之,易若运诸肘。
空庭愁寂一蝉鸣,斋阁阴阴夏簟清。
鸟背送回残照去,林梢看得晚凉生。
归鸦映水缤纷黑,斜月穿帘点滴明。
一夜渴心不得晓,唯听深井辘轳声。
窾枯路傍柳,种插从何年。
枯条不可见,人立何岿然。
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上无一鸟巢,下系万里船。
想见方浓时,飞花舞青天。
行人多攀折,惨淡驻征鞭。
今也傲突兀,东西过谁怜。
陋质非焦桐,难试朱丝弦。
英华馀岁许,白蚁争回旋。
雷公飞火试一照,深处恐有乖龙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