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长斋绣佛前,前身应是散花天。
毗邪一见全无病,居士相依祗为禅。
每乞砚金书梵呗,时教泼墨作云烟。
爪痕多在曹娥帖,红染蛮花半凤仙。
少小长斋绣佛前,前身应是散花天。
毗邪一见全无病,居士相依祗为禅。
每乞砚金书梵呗,时教泼墨作云烟。
爪痕多在曹娥帖,红染蛮花半凤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虔诚修行的形象,她自幼便在佛前斋戒,前生或许与佛门有着不解之缘。诗中提到她与一位名为“毗邪”的人相遇后,疾病全消,可见其修行之功。女子与之相依,只为追求禅悟之道。她时常请求书写梵呗,以墨迹绘出云烟般的画面,其书法技艺高超,甚至在曹娥帖上留下爪痕,所染之色如同红艳的蛮花与凤仙花般鲜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佛法的虔诚与修行的执着。
渥丹容貌著霓裾,何事僧轩祇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
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
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
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来。休呆。且饮三杯。
莫枉教、东乌西兔催。
更谁可百年,脱身不化,谁能五日,笑口长开。
痛饮高歌,胡涂乱抹,快活斗山王秀才。
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