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
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
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
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室内灯光摇曳,千盏灯辉映,然而在这样的光亮中,诗人询问佛的形象。他以琉璃比喻佛的清净本质,如同透明的琉璃中蕴含着深邃的内涵,佛的真身如同内在的金色光芒,不显于外,却在纯净的心灵映照下自然显现。这表达了对佛的崇敬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强调了佛性寓于人心,而非外在形相。整体上,诗人在禅定的氛围中揭示了佛教中“心即是佛”的哲学思想。
无穷名利尘,轩盖逐年新。
北阕东堂路,千山万水人。
云离僧榻曙,燕远凤楼春。
荏苒文明代,难归钓艇身。
花萼映芳丛,参差间早红。
因风时落砌,杂雨乍浮空。
影照凤池水,香飘鸡树风。
岂不爱攀折,希君怀袖中。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
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