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渊明韵赠耕道》
《和渊明韵赠耕道》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游从无俗调,我辈钟此情。

高谈傲羲黄,岂复念功名。

嗟哉夸夺子,役役劳其生。

得失动中怀,宠辱多自惊。

形化心亦尔,阖棺竟无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ānmíngyùnzènggēngdào
sòng / guōyìn

yóucóngtiáobèizhōngqíng

gāotánàohuángniàngōngmíng

jiēzāikuāduóláoshēng

shīdòngzhōng怀huáichǒngduōjīng

xínghuàxīněrguānjìngchéng

注释
游从:交往。
无俗调:没有世俗腔调。
我辈:我们这些人。
钟此情:沉醉于这种情感。
傲羲黄:超越羲皇黄帝。
岂复:哪里还。
夸夺子:追求权势的人。
役役:忙忙碌碌。
得失:得与失。
宠辱:荣耀与屈辱。
自惊:自己感到震惊。
形化:形体变化。
心亦尔:心灵也如此。
阖棺:死后。
竟无成:毫无成就。
翻译
我们的交往没有世俗的腔调,我们深深沉醉于这份情感。
高谈阔论,超越羲皇黄帝的境界,哪里还会挂念那些功名利禄。
可叹啊,那些追求权势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劳苦不堪。
得失常常牵动内心,荣耀与屈辱常常让自己感到震惊。
人的形体变化了,心灵也随之,最终一切都会随死亡而结束,毫无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以陶渊明的风格为韵,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首句“游从无俗调”揭示了诗人与朋友们的交往不拘于尘世的庸俗,他们追求的是高雅的志趣。接着,“我辈钟此情”强调了他们对于这种高尚情感的珍视。

“高谈傲羲黄”一句,将自己比作古代圣贤羲皇和黄帝,表现出他们的超然态度,不为世俗权势所动。“岂复念功名”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显示出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嗟哉夸夺子,役役劳其生”是对那些被功名利禄驱使、疲于奔命的人的感慨,对他们一生忙碌却无所收获的生活表示惋惜。接下来,“得失动中怀,宠辱多自惊”揭示了世人常因得失和荣辱而内心波动,诗人对此深感忧虑。

最后两句,“形化心亦尔,阖棺竟无成”,诗人认为人的形体虽有变化,但若内心不能超脱,即使一生忙碌,到死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成就。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以表达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批判。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送子谨叔·其一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

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

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

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此地宽且明,休哉有馀乐。

(0)

又和郑府判侯字韵

野人漫学事王侯,宦牒相从得俊游。

著眼丹铅常午夜,转头萸菊已深秋。

几多陈迹成今古,莫对清尊话去留。

自幸趋隅陪玉麈,如今何止识荆州。

(0)

闲立绿杨影,交眠红藕花。

(0)

雨淋铃

窗影珑璁,画楼平晓,翳柳啼鸦。

门巷渐有新烟,东风定、人扫桐花。

峭寒斗减,看旅雁、争起蒹葭。

溯断云,多少悲鸣,数行又下远汀沙。

应是故园桃李谢。送清江、一曲阑干下。

染翰为赋春羁,嗟双鬓、客舍成华。

绣鞭绮陌,强携酒、来觅吴娃。

听扇底、凄惋新声,醉里翻念家。

(0)

过汉州留房公湖一日戏和少陵韵二首·其二

子美来湖上,篇篇只爱鹅。

昔年惟有此,佳处总无多。

竹径萦新筑,荷池引旧波。

不应悭五字,共和有阴何。

(0)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其七

方琮分润作幽姿,一点檀心说向谁。

正使持来供鼎事,输他雪外两三枝。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