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其三》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其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从閒僻向沧池,忽见嘉宾喜可知。

触热正烦思美荫,卧疴方苦遘良师。

欲留尽兴时须饮,要取忘忧祗有棋。

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

(0)
翻译
长久以来我隐居在偏僻之地临近沧池,忽然见到尊贵的客人来访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炎热中我正渴望凉爽的树荫,卧病在床时急需良医的关怀。
想要尽情欢聚就需畅饮,寻求忘却忧虑的方法唯有下棋。
这两者已经让我心生欢喜,更增添了开怀大笑和品诗作乐的乐趣。
注释
久:长久。
閒僻:偏僻之地。
沧池:靠近水边的大池塘。
嘉宾:尊贵的客人。
触热:炎热。
美荫:凉爽的树荫。
卧疴:卧病在床。
遘:遭遇。
尽兴:尽情欢乐。
饮:饮酒。
忘忧:忘却忧虑。
祗有:只有。
二者:这两件事。
造适:适意、舒适。
解颐:开怀大笑。
鼎来诗:指烹茶品诗。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友人的邀请下,前往沧池一带游玩的场景描写。开篇“久从閒僻向沧池”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寻求清净之地的渴望。接着,“忽见嘉宾喜可知”则是对友人的邀请感到欣喜,预感到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触热正烦思美荫”描绘出炎热天气下,对清凉阴荫的向往。紧接着,“卧疴方苦遘良师”则表现了诗人因病在床,渴望能遇到一位良医或智者来解除其烦恼。

“欲留尽兴时须饮”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愉悦的时光中停留下来,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随后,“要取忘忧祗有棋”则是通过下棋这一文人的雅趣来暂时忘却烦恼。

最后两句“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显示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双重享受。友人间的相互陪伴与对诗歌的共同热爱,让诗人的心情得到释放,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和春愁曲

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

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

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

香消玉散绣针涩,闲开五色双氍毹。

离恨难禁情未惬,那肯将心托红叶。

翠帷深护曲阑花,羞杀东家白蝴蝶。

(0)

拟杜陵秋兴八首·其三

海门八月雨清霜,可怪残雷未肯藏。

虹蜺断江将雨映,鴐鹅背日与风翔。

罗含自老黄花宅,裴度重来绿野堂。

衰暮闭门怀故旧,岂因吹笛满山阳。

(0)

晚过张林山

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0)

过星轺馆

仙馆万山深,銮舆近驻临。

洞门金锁閟,垂柳粉墙阴。

旌旆移龙影,笙竽过凤音。

小臣来独晚,向此一沉吟。

(0)

题朱舍人为史太守写梧竹

舍人退食写閒情,公子开椷玉雪清。

曾向凤池同夜直,掖垣梧竹总秋声。

(0)

送林一归山中

楝花雨里醉逢迎,南国看山又送行。

求侣暗惊春草色,还家愁逐暮江声。

残阳向野闻边笛,远树登楼见海城。

谁念长沙迁谪久,懒从季卜问君平。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