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赋曾宾送,春卿偶脱遗。
离群嗟老境,同队记儿时。
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
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
秋赋曾宾送,春卿偶脱遗。
离群嗟老境,同队记儿时。
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
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通过对秋天和春天赋送之物的回忆,表达了对离别和年华流逝的感慨。诗中“曾宾送”和“春卿偶脱遗”分别指的是秋天朋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以及春日里偶然忘在他处的衣物,这两句通过具体事物,唤起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接着,“离群嗟老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同侪、感叹自己年岁渐长的无奈和悲凉;“同队记儿时”则是说尽管现在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内心深处仍然记得童年时与伙伴们共同游戏的情景。
“终制从家礼”一句,可能是在讲述诗人对于家乡的礼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遵循,这也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而“高怀见墓碑”则是说诗人在高处所看到的墓碑激发了他的深思,可能是在思考生命的有限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一句,是将自己比喻为东晋时期的陶渊明。陶渊明不仅是一位隐逸之士,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会亲自撰写悼词(即古代用于哀悼死者的文体)和诗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认同,即使是在孤独中,仍旧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创作。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自秋千拆了,杜宇啼残,粉笺怕写新句。
蓦遇维摩,来游罨画,姿致讶如张绪。
雨裛棕鞋,烟欹箬笠,隔花吴语。
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借问师家何处。
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
此地我曾游,千载最消魂路。昔日无限锦帆柔橹。
只剩绿波南浦。想月中、趺坐香台,尚有精灵来去。
雨后新晴,林端小阁,疏帘窣地。
正注罢、南华下卷,几般绿雪,岳僧新寄。
涧边杓取鸣泉试。借幽廊,支瓦铫,细商茶事。
松风入听,瑟瑟珠跳雪沸。绿鬓女、娇拖燕尾。
捧玉湿钧州磁盏翠。
羡幽韵、未泻先传,馀芬罢啜还殢。
渐證入、茗柯至理。终不负、酪奴风致。
七碗后,玉川子、颓然竟醉。
楚天解组归来,颠狂肯放杯辞手。
黄鸡一曲,千场保社,百年亲旧。
起舞婆娑,好风吹帽,野花簪首。
试酒酣重问,渚宫烟景,仍髣髴,从前否。
君说崖欹峡斗。乱猿啼、绝无昏昼。
岳阳楼阁,洞庭波浪,银飞雪走。
一笑浮生,杜陵花鸟,信陵醇酒。
问彭篯骄语,尔曹还总,让才人寿。
立谈数语,似项王帐后,楚歌齐起。
又似邻船商妇泣,一夜琵琶聒耳。
红粉辞乡,青袍失路,从古原如是。
子规频唤,明朝春又归矣。
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
万事灰颓吾不恨,只负柔奴车子。
满幅花笺,半床珊管,怕杀蓝田尉。
单衾空馆,鸭炉红瘦香死。
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
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
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
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
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
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
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
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脱帽即擪笛,辍洗便弹筝。
千金教得乐部,坐此得狂名。
每叹英雄作事,万象雪中鸿爪,一过已忘情。
倏忽谢歌舞,寂寞掩柴荆。新词句,真磊落,太纵横。
我作致师乐伯,摩垒更靡旌。
爽若并州快剪,又若短兵狭巷,杀贼不闻声。
举以示二子,大笑绝冠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