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
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
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
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
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
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
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
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
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
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
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
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
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
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
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范龙仙在龙仙斋头相遇的喜悦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释然,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这里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文名与实际生活价值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的讽刺。“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引用杜甫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对权势与地位的淡漠态度。“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通过询问奴仆的价格,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批判。
接下来,“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描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也依然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又以盗跖为例,说明即便是被视为恶人者,也有其生存之道。“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通过燕子与虫娘的比喻,赞美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鼓励人们珍惜当下。“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以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又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卖饧时节征尘,淡烟微雨轻相逗。
羁怀暗数,客思重悲,泪珠沾袖。
锦缆何归,绿杨空遍,也应参透。向雷塘风景。
朱楼畔淮,安排带围消瘦。今夜藁砧别后。
香闺幽梦曾知否。银鱼信断,绣帏烟烬,那堪回首。
绿鬓全非,青山不老,且衔尊酒。
倩邗关阵阵,东风吹落,满街残漏。
春来何处,在晴初雨后。芳讯先教逗梅柳。
喜冰霜历尽,大地繁华,原不合、老向客窗厮守。
轻衫犹未试,才著阳和,尚有馀寒袭襟袖。
此是好韶光,比似佳人,恰十五、盈盈时候。
再过一番风便花朝,问开遍群芳,殿春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