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湘人.赠南水上人》
《望湘人.赠南水上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望湘人

自秋千拆了,杜宇啼残,粉笺怕写新句。

蓦遇维摩,来游罨画,姿致讶如张绪。

雨裛棕鞋,烟欹箬笠,隔花吴语。

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借问师家何处。

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

此地我曾游,千载最消魂路。昔日无限锦帆柔橹。

只剩绿波南浦。想月中、趺坐香台,尚有精灵来去。

(0)
鉴赏

这首《望湘人·赠南水上人》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为“南水上人”的僧侣形象,通过秋千、杜宇、粉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词的开篇“自秋千拆了,杜宇啼残”,以秋千的拆除和杜宇(即杜鹃)的啼叫结束,暗示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流逝,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基调。接着,“粉笺怕写新句”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对话将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蓦遇维摩,来游罨画,姿致讶如张绪”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维摩诘菩萨与古代文士张绪的典故,赞美南水上人的风度与才华,如同高洁的维摩诘或才华横溢的张绪,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

“雨裛棕鞋,烟欹箬笠,隔花吴语”描绘了南水上人在雨中行走、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他用吴地方言交谈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温文尔雅与超然脱俗。

“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表达了对南水上人年轻时才华出众、擅长吟唱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借问师家何处。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则引出了对南水上人所在之地的描述,百花洲畔、近胥江渡的环境,既美丽又充满禅意,暗示了其修行与生活的地方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最后,“昔日无限锦帆柔橹。只剩绿波南浦。想月中、趺坐香台,尚有精灵来去”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宁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想象南水上人在月光下的香台趺坐,似乎仍有灵性在世间游走,充满了神秘与深邃的意味。

整首词通过对南水上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其四

燕子重寻旧主人,呢喃语别几经春。

足间红缕犹无恙,巷口斜阳记不真。

(0)

读舅氏欧耐轩遗槁

舅没于今二十年,文章零落更谁传。

朝廷不喜刘蕡策,风月空留李贺篇。

得米养亲供子职,有才无命岂天然。

人言我貌偏相似,收读群书即旧毡。

(0)

八月朝回呈学士阎静斋李野斋赵方塘·其一

十二光明阙,神仙奠巨鳌。

风清双雉扇,天近五龙袍。

玉斧红云合,金茎碧露高。

圣明千载会,喜色动旌旄。

(0)

思明州·其一

风吹蛮雨滴芭蕉,杵臼敲残夜寂寥。

留得孤灯床榻畔,思明州里过元宵。

(0)

庚戌立夏秋声真人阶前木香盛开刘叔敬提举共赏有诗别后想像二绝呈木香主人·其二

风雨潇潇春事休,年光衮衮雪盈头。

荣枯莫说槐根梦,身世相看总置邮。

(0)

题王君实孝行卷二首·其二

报本丹诚誓不渝,每逄欢乐变忧虞。

会须遂却中年愿,孝子忠臣不二途。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