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玉楼春·其一》
《木兰花/玉楼春·其一》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

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

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木兰花》或《玉楼春》(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对此表示感激。在这里,“碧桃”可能是指一位善良的人或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给予诗人归宿。

"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尘世的纷扰中抽身,回到一个宁静洁净的环境中。在这里,“红尘”象征着俗世的喧嚣和烦恼,而“旧烟霞”则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生活或是往昔的记忆。诗人通过“开扉新院宇”,表达了对新的生活环境的喜悦。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和景象。“隐几日”可能指的是在幽静之地度过的时光,“长香一缕”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感受,表达了淡雅而持久的美好。后面两句则通过“风散飞花红不聚”来形象地说明了物是无常,世事难以永恒。

"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对外部世界的超然。“眼前寻见自家春”意味着在自己的领地内找到了春天的美丽,而“罢问玉霄云海路”则是在说不再追问那些遥远而模糊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淡泊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处、对生命超然物外的态度,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寄匡山人

早春相见又经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

(0)

海上竹枝词七首·其六

大浦横塘九里湾,蚤潮船上晚潮还。

侬心恰似东流水,直到海门无日闲。

(0)

高大使吴淞归兴图

枫落吴江白雁飞,天涯游子正思归。

香消夜月青绫被,凉入秋风白渼衣。

江浦蒹葭含宿雨,驿亭杨柳带斜晖。

分明记得西湖上,载酒兰舟近翠微。

(0)

田家杂兴

烟火中林静,秋风岁律赊。

清霜催橘柚,落日照蒹葭。

石径通流水,山桥卧古槎。

武陵元世境,不必问桃花。

(0)

朝真宫夜陪席炼师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

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

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

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0)

过松江诗

吴淞三万六千顷,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

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