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倾杯乐.品茶》
《倾杯乐.品茶》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倾杯乐

雨后新晴,林端小阁,疏帘窣地。

正注罢、南华下卷,几般绿雪,岳僧新寄。

涧边杓取鸣泉试。借幽廊,支瓦铫,细商茶事。

松风入听,瑟瑟珠跳雪沸。绿鬓女、娇拖燕尾。

捧玉湿钧州磁盏翠。

羡幽韵、未泻先传,馀芬罢啜还殢。

渐證入、茗柯至理。终不负、酪奴风致。

七碗后,玉川子、颓然竟醉。

(0)
鉴赏

这首《倾杯乐·品茶》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新晴,林间小阁,品茗赏景的雅致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品茶之乐与茶道之美。

首先,词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雨后新晴,林端小阁,疏帘窣地。”雨后的清新空气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氛围。接着,“正注罢、南华下卷,几般绿雪,岳僧新寄。”这里引用了《南华经》中的意境,通过“绿雪”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茶叶在泡制过程中的变化,仿佛是山岳僧侣寄来的珍贵礼物,充满了神秘与期待。

随后,“涧边杓取鸣泉试。借幽廊,支瓦铫,细商茶事。”词人进一步描述了品茶的过程,从取水、煮茶到品尝,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对细节的精心把握。特别是“鸣泉”一词,不仅指出了用水的来源,也暗示了泉水的清澈与甘甜,为茶汤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松风入听,瑟瑟珠跳雪沸。”这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茶水沸腾时的悦耳声响,以及茶汤中珍珠般的泡沫跳跃,生动地展现了品茶时的美妙瞬间。

接下来,“绿鬓女、娇拖燕尾。捧玉湿钧州磁盏翠。”词人以女性的视角,细致地描绘了茶具的精美与品茶者的优雅动作,将茶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羡幽韵、未泻先传,馀芬罢啜还殢。”表达了对茶香与茶韵的赞美,即使茶还未入口,其香气已弥漫四周,令人陶醉。而“渐證入、茗柯至理。终不负、酪奴风致。”则揭示了品茶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与茶道精神的契合。

整首词以品茶为线索,不仅描绘了茶艺之美,更融入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大畈汪卫幕燕归小像

霏霏香雾凝春殿,日上觚棱催赐燕。

身随恩泽下丹霄,乌纱晻映东风面。

喜君有籍通金门,簉羽鹓班朝至尊。

星源异日观图画,知是唐家忠武孙。

(0)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其四

南渡陈郎笔意间,水云摇动墨池间。

长江不作华夷限,定写瓜州北岸山。

(0)

京口晚泊

落日青山暮,疏烟古寺秋。

望中无限景,都属钓鱼舟。

(0)

访教谕何宗道

树隐肩舆行款款,花催春鸟闹关关。

苏公渡口云连水,宗道庐前雨满山。

(0)

次韵吾县博见寄

黄菊开时霜满林,山风吹冷薜萝襟。

肯忘沂水归时咏,也到庐山酒处寻。

自得不须言有命,太虚元只是无心。

白头不作人间梦,一笑江门契亦深。

(0)

缉熙至用寄兼素先生韵写怀·其二

草阁春风忽两人,坐临江水看江云。

寻常肝肺诗中写,六十头颅镜里分。

落絮风惊还著树,行人日出便离群。

孤舟远下南京道,望断梅关不见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