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
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
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
疑将洒甘露,似欲揽伽梨。
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
愿从灵运后,接引證菩提。
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
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
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
疑将洒甘露,似欲揽伽梨。
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
愿从灵运后,接引證菩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手柑在斋头的静谧景象,通过春雨与秋霜的对比,展现了佛手柑从花到果的成长过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空花散”、“硕果低”、“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生动地刻画了佛手柑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一句,巧妙地将佛手柑与禅宗思想联系起来,暗示了佛手柑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果实,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精神启示。诗人通过“洒甘露”、“揽伽梨”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则赞美了佛手柑的外在美与内在香气,将其与佛教中的神圣境界相联系,寓意着纯净与超脱。最后,“愿从灵运后,接引證菩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与实践佛法,最终实现觉悟与解脱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致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与个人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我曾醉卧勇庵床,酒渴依然梦吸江。
晚角吹回灯尚在,眼花错认月横窗。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代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鲙红缕。
休言羊酪敌莼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韩君问我洛阳花,争新较旧无穷已。
今年誇好方绝伦,明年更好还相比。
君疑造化特著意,果乃区区可羞耻。
尝闻都邑有胜意,既不钟人必钟此。
由是其中立品名,红紫叶繁矜色美。
萌芽始见长蒿莱,气焰旋看压桃李。
乃知得地偶增异,遂出群葩号奇伟。
亦如广陵多芍药,闾井荒残无可齿。
淮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
人于天地亦一物,固与万类同生死。
天意无私任自然,损益推迁宁有彼。
彼盛此衰皆一时,岂关覆焘为偏委。
呼儿持纸书此说,为我缄之报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