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收捲势利心,欲与汗漫游。

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shěnxiùcáitiānyǐnlóu
sòng / wéntóng

niànjiǔǒuguīlǎodōngnánzhōu

míngshuǐjīnggōngjiāyǒutiānyǐnlóu

shōujuànshìxīnhànmànyóu

chūchùwèiguāngxiū

翻译
我暗想自己长久以来未能遇到合适的机会,打算在东南之地度过晚年。
那地方名叫水精宫,我家有一座名为天隐楼的住所。
我决定收敛追逐权势的心,想要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
我一直坚持道义的原则,不会为了名声而感到羞愧。
注释
自念:自我反思。
久不偶:长久没有遇到好机会。
归老:退休养老。
东南州:东南地区的一个州。
地名:指代某个地方。
水精宫:可能是一个宫殿或居所的名字。
家有:家中拥有。
天隐楼:一个楼阁的名字。
收捲:收敛。
势利心:追求权势和利益的心。
欲与:想要。
汗漫游:无拘无束的旅行。
出处:出处,这里指原则或行为的根源。
固以:本来就是。
义:道义。
无为:不为。
子光羞:为儿子带来耻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失意之后选择归隐的决心和心境。"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则具体指出了归隐之地的美好环境,水精宫的地理位置和天隐楼的建筑特色,都映射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收捲势利心,欲与汗漫游"一句中,“收卷”意指放下一切功名利禄,"势利心"则是对世间纷争的厌倦。诗人表达了想要摆脱尘世羁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两句"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强调了诗人归隐的决心是基于道德和正义,不会因为世俗的荣辱而感到羞愧。这里的“出处”指的是选择归隐,"无为子光羞"则表明这种选择不会让后代子孙感到羞愧。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个人品德和正义的坚守。通过这般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一先

迢递长征路,徬徨欲曙天。

最怜清素影,扑落马蹄前。

(0)

一东

阴阳凝散碧烟中,飘落何劳问异同。

飞絮随风空自白,寒炉终夜为谁红。

深山拥被怜东郭,野店凭鞍笑谢公。

冻杀亦饶清气在,人间天上一无穷。

(0)

十五删

聊傍云峰共掩关,霜清月白一僧閒。

秋风不折凌霄骨,腊雪逾深老鹤颜。

寒涕垂膺怜懒衲,庞眉坐石傲西山。

匡庐顶上湖千顷,惭杀当年汉苑还。

(0)

暮春三首·其二

雨过牡丹姿未减,半酣妃子倚春风。

沉香亭北皇家事,替得山中十日穷。

(0)

寒食二首·其二

水流乱石杂溪声,鸟啄残红照月明。

春色自来无去住,垂杨何故动人情。

(0)

悼崔石师四首·其二

远别沉吟古墓边,伤心曾忆五年前。

何人重觅鸾溪上,才问崔郎已渺然。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