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捲千梢偃旆旌,杖藜徐步到幽亭。
他年持节重游地,父老争看旧使星。
风捲千梢偃旆旌,杖藜徐步到幽亭。
他年持节重游地,父老争看旧使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人以“风捲千梢偃旆旌”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风吹过林梢,仿佛连旗帜都为之偃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肃穆的氛围。接着,“杖藜徐步到幽亭”一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所到之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
“他年持节重游地,父老争看旧使星。”这两句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诗人想象着未来某日,自己再次带着使命来到此地,当地的老百姓会争相围观,如同仰望过去的使者之星。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过往官员的怀念与尊敬,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未来场景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朱黛斑斓古铜斧,挥日断戈同出土。
就中古剑尤陆离,想见前皇奋神武。
五兵之铸铜为先,用铜尤在用铁前。
土花洗出古兵器,白日顿见三千年。
此地开疆始秦汉,此器殊难年代断。
玉鱼葬地忽有此,萧瑟河山战云散。
方今兵器尚火攻,从横海上兵尤凶。
伏尸百万闪电顷,古兵虽在皆閒铜。
藏之地下无不可,古魂夜啸青燐火。
出付人间考古人,九天日月消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