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晨出雨初晴,马首燕山入汉清。
紫塞北临千里碛,玉河南绕九重城。
汉家陵寝风云护,昭代山河日月明。
晚向昌平一回首,腾腾王气拥神京。
秋郊晨出雨初晴,马首燕山入汉清。
紫塞北临千里碛,玉河南绕九重城。
汉家陵寝风云护,昭代山河日月明。
晚向昌平一回首,腾腾王气拥神京。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雨后自都门赴昌平途中览胜漫赋》描绘了秋日清晨雨后的郊外景色,以及诗人途经之地的壮丽景象。首联“秋郊晨出雨初晴,马首燕山入汉清”,写出了诗人骑马出行,雨后的清新空气和远处燕山的轮廓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感觉。
颔联“紫塞北临千里碛,玉河南绕九重城”,进一步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辽阔与壮美,沙漠(碛)绵延千里,而京城则被清澈的玉河环绕,显示出皇家气象。
颈联“汉家陵寝风云护,昭代山河日月明”,点明了所经之地是汉家皇陵,云雾缭绕,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守护,同时山河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辉煌,寓意江山稳固,国泰民安。
尾联“晚向昌平一回首,腾腾王气拥神京”,诗人傍晚时分在昌平回望京城,感受到一股王者之气蒸腾升腾,象征着京城的繁华与威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都门到昌平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赞美和对皇朝气象的敬畏之情。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山中夏将半,嘉树敷阴重。
闲携绿玉杖,拄到青莲峰。
苔径少行客,惟有旧游踪。
临池涤烦襟,万壑来松风。
兰若倚天间,岧峣白云封。
高轩敞岩穴,疏棂衔翠浓。
未缘释子共,所欣良友同。
明当发毫素,赘言贻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