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思堂为刘廷宾赋》
《永思堂为刘廷宾赋》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永思堂为刘廷宾赋》,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开篇“哀门历多故”,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种种不幸的哀叹。接着,“生当元宋间”一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动荡的时代背景。随后,诗人描述了家族几代人经历的变迁与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浩劫与喧嚣,表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四处奔波、难以自保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转折,似乎预示着战乱结束,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然而,“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两句,揭示了即使生活恢复平静,但过去的痛苦记忆仍深深埋藏在心底,无法轻易释怀。

诗人回忆起过去对寒冷与温暖的关注,以及家中奢华的居住环境,与现在家境贫困、儿女众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几句,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家族兴衰紧密相连,强调了在动荡年代中,个人与家族的脆弱与无助。

最后,“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双亲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观通鉴辑览至褚遂良贬潭州事嘉其忠悃辄效其体拟作

元舅与功臣,由来不可诛。

草茅承顾托,宁当惜残躯。

忍视夷姜污,曲从政君诬。

国是太宗创,臣忝召奭徒。

叩首愿还笏,忤旨罪奚逋。

潭州被薄谴,敢曰非其辜。

回首望金门,无言以嗟吁。

(0)

搆虚轩

云轩据别峰,琳宫遥对望。

讶如搆于虚,何殊乾闼状。

因悟四天下,于此应相仿。

藏密弥六合,惟在一卷放。

每每会心殊,因之题壁上。

(0)

绘芳堂

开韶乘气揽山光,休坐书堂玩绘芳。

孚甲纽芽行已至,千红万紫个中藏。

蜃窗且迟丹青采,钿几欣披翰墨香。

若向鲁论究深义,当前境是起予商。

(0)

新春万寿山

过节稍馀暇,新春试赏山。

冻苏土润埒,冰解水溶湾。

四序不相让,一心底是閒。

迥轩俯旷野,于耜廑民间。

(0)

燕九镫词·其四

七宵镫宴对鳌山,电火原消瞥眼间。

最是流风真解事,常收傍晚树梢閒。

(0)

盎春书屋有会

何处贞元见往还,情欣理趣静开颜。

盎看物物含韶际,春在人人方寸间。

小阁又悬金作胜,远山聊借玉为鬟。

镫宵屈指迟三日,得展芸编好是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